【服務文化故事】
胡麻花地邊的風景
肖華
“趕緊到北國超市,買好的。第二天讓車捎過來!”
2012年7月,鉗工董卓在外給愛人打“緊急”電話。
什么事情這么著急呢?
原來是山西忻州地區一礦買了公司的掘進機,需要去服務。服務中為了增強效果,帶隊領導決定從“第一印象”入手,著裝一致,讓用戶見到你的第一眼就能有好印象,從心里接受并愿意和你溝通。于是,就有了方才的一幕。
他們的著裝細節既賞心悅目,又帶來了很好的效果。服務隊來的時候,礦外山坡地中當地人種的藍格茵茵的胡麻花正盛開。從礦區到新礦的路上走著三個身著白襯衣的人。他們不是礦上的職工,也不是村里的農民,他們是我們來礦服務的公司服務隊。服務隊從帶隊領導到電工鉗工三個人都是白色襯衣深色褲子,有的還扎領帶。在路上這么一走,顯得精神抖擻,成為礦區一道別致的風景。
礦方也刮目相看,“別的廠家隨隨便便,你們不一樣!”在與領導溝通和培訓等正規場合,服務人員都是這樣一種風格出現。此前,有些礦領導很不友好,說什么的都有。看著我們服務人員這般講究、文明,態度很好,積極主動配合我們工作。最后,接受了我們的產品,而且還成了朋友。服務隊也圓滿完成了任務。
服務人員為了做好服務,自己買的白襯衣領帶。事情不大,但是“小小”的細節卻體現的是一個企業的風貌和員工愛崗敬業的精神,也是履行“用戶最可信賴的人”服務宗旨的一種表現。當地煤老板多,東西很貴,趕上有服務車要過來送件。鉗工董卓就讓愛人去北國超市買了捎過來,我們職工這種主動、自覺的服務意識十分寶貴。
細節決定成敗!服務中的細節同樣重要,一個小小的細節可以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,給用戶帶來好的、深刻的印象,進而影響服務的效果,提升服務的品質。每一個服務人員在服務中關注和做好服務細節,定然會使服務工作有新的變化。